典讯大码洋藏书网|精品馆藏大码洋图书网

欢迎您访问典讯大码洋书讯网

注册 登录 电话: 029-89666909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典讯大书房 > 图书出版 > 史籍史料 >
1
宋本陶渊明诗一卷杂文一卷

ISBN:978 -7 -5149 -3882 -1 出版单位:中国书店 定价:1780.00 副书名及说明文字: 分册号: 市场分类:古籍整理 CIP核发时间:2025 -04

正书名:宋本陶渊明诗一卷杂文一卷 出版时间: 装帧方式:线装 丛书名: 正文语种:中文 学科分类:文学 主题词:中国文学;古典文学;作品综合集;东晋时代

作者:(晋) 陶渊明, 撰 其他责任者:: 开本或尺寸:19*26 分册名: 版次:1 中图分类:I213.722

内容摘要:
南宋绍熙三年(1192)曾集刻本《陶渊明诗一卷杂文一卷》,为现存唯一打破宋庠十卷本系统的陶集孤本,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。此本框高20.4厘米,宽14.7厘米,半叶十行,行十六字,小字双行同,白口、左右双边,字画方峻,版式疏朗,典型南宋江西官刻风范。刻书者曾集时任南康军知军,因陶渊明故里栗里、上京皆属辖区,遂以“邦无陶集为耻”,特删宋庠十卷本《五孝传》《四八目》等伪托篇目,重编为诗、文各一卷,首开陶集去伪存真之先河,亦为后世辨伪奠定基础。此本最大特色在于文本重构:诗部分按题材分类,收录四言、五言诗百余首;杂文卷辑《归去来兮辞》《桃花源记》等名篇,首次将陶作剥离附庸文献独立成编。卷末附曾紘宣和六年(1124)《读山海经》校语,直指旧本“形夭无千岁”之误,力证当据《山海经》改作“刑天舞干戚”,彰显严谨校勘精神。曾集虽以宋庠本为底,然其底本实为北宋晚期递修增附曾紘说之修订本,故能突破原刻框架,成为陶集版本流变中的关键节点。钤有“项子京家珍藏”“墨林秘玩”“铁琴铜剑楼”等藏印,历经项元汴、汪士钟、瞿镛等明清藏家递藏,民国归瞿氏铁琴铜剑楼,1950年代入藏国图。作为陶集最早诗文分编本,其去伪存真的编纂理念、精审的校勘态度,深刻影响元明刻本;而孤本存世的特殊地位,更为研究陶诗文本演变、宋代官刻工艺及藏书史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标本,堪称陶学研究的“地下出土文献级”善本。
开 本:19*26 纸 张: 包 装: 是否套装:线装 国际标准书号:978 -7 -5149 -3882 -1 所属分类: 史籍史料

宋本陶渊明诗一卷杂文一卷

南宋绍熙三年(1192)曾集刻本《陶渊明诗一卷杂文一卷》,为现存唯一打破宋庠十卷本系统的陶集孤本,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。此本框高20.4厘米,宽14.7厘米,半叶十行,行十六字,小字双行同,白口、左右双边,字画方峻,版式疏朗,典型南宋江西官刻风范。刻书者曾集时任南康军知军,因陶渊明故里栗里、上京皆属辖区,遂以“邦无陶集为耻”,特删宋庠十卷本《五孝传》《四八目》等伪托篇目,重编为诗、文各一卷,首开陶集去伪存真之先河,亦为后世辨伪奠定基础。此本最大特色在于文本重构:诗部分按题材分类,收录四言、五言诗百余首;杂文卷辑《归去来兮辞》《桃花源记》等名篇,首次将陶作剥离附庸文献独立成编。卷末附曾紘宣和六年(1124)《读山海经》校语,直指旧本“形夭无千岁”之误,力证当据《山海经》改作“刑天舞干戚”,彰显严谨校勘精神。曾集虽以宋庠本为底,然其底本实为北宋晚期递修增附曾紘说之修订本,故能突破原刻框架,成为陶集版本流变中的关键节点。钤有“项子京家珍藏”“墨林秘玩”“铁琴铜剑楼”等藏印,历经项元汴、汪士钟、瞿镛等明清藏家递藏,民国归瞿氏铁琴铜剑楼,1950年代入藏国图。作为陶集最早诗文分编本,其去伪存真的编纂理念、精审的校勘态度,深刻影响元明刻本;而孤本存世的特殊地位,更为研究陶诗文本演变、宋代官刻工艺及藏书史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标本,堪称陶学研究的“地下出土文献级”善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