典讯大码洋藏书网|精品馆藏大码洋图书网

欢迎您访问典讯大码洋书讯网

注册 登录 电话: 029-89666909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典讯大书房 > 图书出版 > 史籍史料 >
1
宋本陶渊明集

ISBN:978 -7 -5149 -3880 -7 出版单位:中国书店 定价:1780.00 副书名及说明文字: 分册号: 市场分类:古籍整理 CIP核发时间:2025 -04

正书名:宋本陶渊明集 出版时间: 装帧方式:线装 丛书名: 正文语种:中文 学科分类:文学 主题词:中国文学;古典文学;作品综合集;东晋时代

作者:(东晋) 陶渊明, 撰 其他责任者:: 开本或尺寸:19*26 分册名: 版次:1 中图分类:I213.722

内容摘要:
南宋初年明州刻本《陶渊明集》十卷,晋陶潜撰,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,为存世最完整的宋刻陶集之一。此本框高20.5厘米,宽14.8厘米,半叶十行,行十六字,白口、左右双边,版式疏朗,字画方整,具典型南宋浙刻风貌。外封题“陶渊明集”为元人笔迹,内封“陶靖节集”系清初金俊明手书,锦套“宋版陶集”为孙延题签,融合宋元明清四代鉴藏印记。书中钤“毛晋之印”“汲古主人”“海源阁”“周暹”等藏印二十余方,历经毛氏汲古阁、黄丕烈陶陶室、汪士钟艺芸书舍、杨绍和海源阁递藏,1931年周叔弢自杨敬夫处购得,1952年捐公,流传千年,脉络清晰。此本附宋庠《本朝宋丞相私记》及曾紘宣和六年(1124)《说》一篇,曾被毛扆、杨绍和误判为北宋刻本。然考其避讳,“桓”“遘”等字缺笔避钦宗、高宗讳,刻工施章、洪茂等曾参与绍兴年间明州本《文选》《徐铉文集》刊刻,补版与明州本《白氏六帖》同源,《中国版刻图录》据此定为南宋初明州官刻本。书中《曾紘说》末衍“刊”字,与绍熙曾集本相异,足证其非宋庠原刻,实为南宋据他本校改重刊。作为陶集现存最早完整刻本,其文本价值极高。如《答庞参军》“云胡以亲”句,较他本更近原貌;校语“一作为”“一作已”保存宋庠校勘遗绪,可纠后世讹误。杨时伟刻《陶靖节集》所附吴仁杰《年谱》祖本即源于此系统。虽经元明修补,然宋版原叶尚存九十余半,纸墨古雅,刊印精良,堪称陶集版本链之关键节点,为研究陶诗流传、宋刻工艺及藏书史提供了珍贵实物。
开 本:19*26 纸 张: 包 装: 是否套装:线装 国际标准书号:978 -7 -5149 -3880 -7 所属分类: 史籍史料

宋本陶渊明集

南宋初年明州刻本《陶渊明集》十卷,晋陶潜撰,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,为存世最完整的宋刻陶集之一。此本框高20.5厘米,宽14.8厘米,半叶十行,行十六字,白口、左右双边,版式疏朗,字画方整,具典型南宋浙刻风貌。外封题“陶渊明集”为元人笔迹,内封“陶靖节集”系清初金俊明手书,锦套“宋版陶集”为孙延题签,融合宋元明清四代鉴藏印记。书中钤“毛晋之印”“汲古主人”“海源阁”“周暹”等藏印二十余方,历经毛氏汲古阁、黄丕烈陶陶室、汪士钟艺芸书舍、杨绍和海源阁递藏,1931年周叔弢自杨敬夫处购得,1952年捐公,流传千年,脉络清晰。此本附宋庠《本朝宋丞相私记》及曾紘宣和六年(1124)《说》一篇,曾被毛扆、杨绍和误判为北宋刻本。然考其避讳,“桓”“遘”等字缺笔避钦宗、高宗讳,刻工施章、洪茂等曾参与绍兴年间明州本《文选》《徐铉文集》刊刻,补版与明州本《白氏六帖》同源,《中国版刻图录》据此定为南宋初明州官刻本。书中《曾紘说》末衍“刊”字,与绍熙曾集本相异,足证其非宋庠原刻,实为南宋据他本校改重刊。作为陶集现存最早完整刻本,其文本价值极高。如《答庞参军》“云胡以亲”句,较他本更近原貌;校语“一作为”“一作已”保存宋庠校勘遗绪,可纠后世讹误。杨时伟刻《陶靖节集》所附吴仁杰《年谱》祖本即源于此系统。虽经元明修补,然宋版原叶尚存九十余半,纸墨古雅,刊印精良,堪称陶集版本链之关键节点,为研究陶诗流传、宋刻工艺及藏书史提供了珍贵实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