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套书影印收录东汉至民国时期修纂的广西地方志、杂志共计57种,成书54册。所收各书精选底本、馆藏,选择图书品相好,部分方志为稀见珍本、善本,如《〔景泰〕桂林郡志》《桂胜》《桂故》等。这批方志的整理出版,有助于推进广西地方史的研究。本次出版,高清扫描,精修图,单色印刷,未作拼版处理,便于读者阅读使用。《粤西杂记》,广西历史地理著作,介绍了桂平县、平南县、武宣县的地理概况,包括建置沿革、山川河流、四至范围等各方面。另外,为描写大藤峡独特的地理特征,记载了当地少数民族凭借大藤峡的地理优势,反抗压迫、起义斗争及官兵镇压的史料,对研究明清时期广西少数民族斗争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。《粤西笔述》广西史地杂记。清张祥河辑,于道光二十五年成书。光绪二十二年桂林蒋远堂刻本。张祥河,原名公藩,松江府娄县人。博览群书,工诗、画、篆刻,喜游,道光二十四年任广西布政使。在任期间,游历两广,摘录广西方志、名胜志、石刻碑文,而且整理宋、元、明、清等时期的名家之史书、丛载、传记中关于桂林图经,辑录岩洞、金石、风俗、物产、宦游过客之作品,约3万字。其内容记述广西自然条件、名胜古迹、名人轶事、人口、风土人情以及民族民俗等资料,并首次完整收录了位于上林县的一方汉文夹杂古壮字的唐代《智城碑》石刻全文。《珠官脞录》始撰于1903年,是许瑞棠修《合浦县志》之余,将合浦历来散失沦没而为世人所不甚知之事纂辑而成。原为《合浦杂录》一卷,后经作者钩沉稽古、搜求诸野,凡奇人异事、里巷琐谈、山川遗迹,形诸笔端而录之,日积月累,裒然成秩,重命名为《珠官脞录》,共十卷。